新加坡大学生应该加强了解亚细安
5 Nov 2018
文 / 卓思恬
插图: 许敏慧
今年,新加坡出任亚细安(ASEAN)的轮值主席,以“坚韧团结创新求变”的口号引领亚细安。
话虽如此,2017年一项研究却发现,新加坡与其他成员国相比,对亚细安的看法最负面。根据亚洲新闻台今年9月份的报道,新加坡年轻人普遍认为亚细安区域是“荒废”及 “落后”的。
南大学生对亚细安的认识也很有限。就读南大社会科学院四年级生陈逸祥(24岁)说:“班上同学对亚细安没有深入的认识,只是简单地知道亚细安是由十个国家组成的组织而已。”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二年级生陈志明(20岁)也说:“我认识的朋友只对马来西亚比较了解,但不会聊起其他亚细安国家。”
其实,亚细安一直对东南亚区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历史上,亚细安在约50年来以中立的国际立场成功维护了区域的和平,而如今在国际政治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因此,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有必要更了解亚细安。
在亚细安职场上更具优势
于1967年签署《曼谷宣言》后成立的亚细安共有十个成员国。其主要宗旨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及文化方面的合作,以及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性。
事实上,亚细安的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也有更多的跨国公司争相在亚细安各国进行投资,创造就业机会。
当亚细安在全球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时,对亚细安局势的了解将使我们未来在职场上更具优势。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亚细安经济将继续维持高增长率,并且有望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四大市场。
亚细安与东亚经济研究中心(ERIA)2017年的报告也显示亚细安地区的年轻人当中,有87%认为自己未来会与其他亚细安的公民一起工作。
任教于南大公共政策与国际事务学的瓦纳瑞博士也说: “新加坡在东南亚地区做了很多的投资,这将让新加坡学生有机会前往亚细安各国工作。”
而其中一个大有潜能的亚细亚国家就是越南。
电子与电机工程学院三年级生达克(23岁)是南大越南学生交流委员会(NTUVSIC)的主席。他说:“越南的经济正急速增长,并走向全球化,从前的渔村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港口。隔几年再到越南,又会看见全新的样貌。”
达克同学也说,越南有众多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创造了许多条件优良的高技术就业机会。
况且,新加坡约5百万人口的购买力非常小,整个亚细安市场却有超过6千万的消费者。
到过泰国玛希隆大学(Mahidol University)进行交换的社会科学学院三年级生拉希德表示将来想要到海外发展生意。她说:“新加坡市场小,我想到其他消费市场大的国家如泰国或印度尼西亚进行投资,所以了解它们很重要。”
因此,了解亚细安不仅能拓展就业机会,有意创业者对区域的认识也是知彼知己的优势。
区域日益紧密相连的命运
随着亚细安各国互免签证,加上各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交通的便利,亚细安的人们命运日益紧密,人口的流动也更频繁了。
近日,面对中美贸易战、保护主义兴起与各个大国势力的影响,亚细安的局势更加变幻莫测。此刻,互相依赖与扶持是亚细安能否克服困难的关键。
瓦纳瑞博士说:“新加坡国力虽强,但仍是小国,要与其他国家合作,团结力量大。我们的团结程度将决定我们是否能抵御大国的影响。亚细安可以推动区域开放的经济政策,领导多边合作。”
瓦纳瑞博士也解释,新加坡需帮助亚细安各国达至经济独立,以至于无需任大国的经济筹码摆布,这对区域的和平与稳定性很重要。
他相信,这时代不再是以国家利益为主,而是一个注重区域性的时代,因此身为未来领袖的大学生应学会提高区域性的思考方式。
善用亚细安的平台
今年八月份,陈逸祥同学代表新加坡与南大出席了在缅甸仰光举办的第二届亚细安学生流动性论坛(ASEAN Student Mobility Forum)。他发现,亚细安为大学生举办了许多活动及交流机会,新加坡学生却毫不知情。
例如亚细安大学联盟(Asean University Network)每年提供“亚细奖学金”,南大学生也可申请到亚细安的大学当交换生。
除此之外,亚细安每年也举办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活动,如亚细安大学运动会、亚细安学生领袖论坛以及短片制作、写作比赛等。
他说:“我们不知道这些机会真是吃亏。我国缴了亚细安的会员费,我们有权参与这些活动与比赛,从中获益。”
本来对亚细安不太关心的他,在该论坛里了解到亚细安的运作方式,也学会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一起达成共识并建立友谊的重要性。
他说:“参与了这个论坛之后我完全对亚细安改观了,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见亚细安。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互动,我与他们建立了友谊。我觉得亚细安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上的。”
多元文化是亚细安的瑰宝
论及亚细安最美丽的,莫过于她多元的文化。认识并学会珍惜亚细安的多元文化,既能让我们能以不同的角度思考,广泛交友也能丰富人生。
印尼多姿多彩的传统舞蹈、柬埔寨的古老文明、泰国的街头美食等都是值得我们去发掘与体验的文化。
亚细安各国有多元文化之余,其实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来自缅甸的南大数理科学院三年级生文雪·心悟(21岁)说:“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缅甸人和印尼与马来西亚人一样喜欢峇迪,和泰国过一样的新年。而泰国和寮国的语言几乎相同!”
来自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交换生纳博克(22岁)认为看重家庭是亚细安人民的共同点。
他说:“我们在组织家庭后仍然和父母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在西方社会就并非如此。而且,我周围多数的人都会因为想和家人一起住而考虑回国工作。”
论及亚细安共同的文化,陈同学则表示:“在论坛中遇见的学生都非常愿意互相了解以及互相尊重。我也发现,比起物质上的追求,他们更加注重的是社会的进步,民主的价值与正义等。”
亚细安不仅文化紧密地联系着,在区域经济及安全方面也息息相关。我们应打破对亚细安的固有观念,主动认识这片共处的区域。
***
In summary:
In this opinion piece, the writer targets the misperceptions that Singaporean university students may have about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being “backwards” and encourages them to actively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 region.
ASEAN’s econom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suggesting the growing employment and new market opportunities that students can find in other ASEAN countries. Furthermore, the strategic alliance between ASEAN states is vital in a time of protectionism and trade wars.
There are also many ASEAN scholarships, exchange opportunities and regional competitions that students can participate in, and diverse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from these countries that they can learn to appreci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