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学生勇夺100公里超级马拉松冠军

5 Nov 2018

报道 / 卓思恬

6个月的艰苦训练后,陈文德终于勇夺新加坡超级马拉松冠军。
图片:陈文德


社会科学院四年级生陈文德(25岁)于10月7日在支持者的欢呼声中冲线,赢得2018年新加坡超级马拉松(2XU SG-Ultra Marathon)冠军。

陈同学在9小时53分钟内完成100公里超级马拉松,比第二位冲线的选手快了约1个小时,背后付出了艰苦的训练。

为100公里超级马拉松准备的6个月以来,边修着两个专业边写着毕业论文的陈同学还要每周练跑80公里。周一至周六,陈同学凌晨5时起床,开始跑步与核心训练,早上8时就和其他学生一样上学,傍晚还和校队一起练习。

饮食方面,除了避免碰酒精和油炸食物外,他没有太多的讲究。

他笑说:“我吃很多,每次饿我就吃,不会计算卡路里。因为身体需要很多的营养来应付每周80公里的训练。”

陈同学说,超级马拉松的速度掌控十分重要,一开始绝不能跑太快。若一开始出现问题,整个过程都会很痛苦。

他将10到12小时之间需要的食物和水装在跑步背心的口袋里,满怀期待地出发。

然而,他刚完成四分之一路程,在补给站喝过水后,身体就出现了状况。他的腹部感觉很不对劲,但当时前方还有75公里。

他坦言曾想半途放弃,但集中于跨越前方的每一步,终于在樟宜海滨公园看见洗手间。腹部的不适舒缓后,身体渐入佳境。

然而,比起体力的挑战,更大的困难是孤独。“每个跑手之间都拉开了一段距离,所以90%的路程我都是一个人。”

半途中,有两位同是运动选手的朋友来为他加油打气。他们为陈同学带来了红牛、运动饮料还有马铃薯泥,骑着自行车陪伴他跑过长达20公里的距离,一边也在网上为他做直播。

除了朋友的支持,家人的鼓励也是他的巨大动力。他说:“身边的人传达的正能量,让我更勇敢地去尝试之前所害怕的挑战。”

赢得了冠军的那一刻,他说:“我感觉好不真实,也真的真的很累。”

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四年级生吴敬贤(25岁)是陈同学的室友,也是前去支持他的朋友之一。他说:“我起床时就看见他得了冠军的消息,真的很为他感到兴奋。这是他第一次获得超级马拉松冠军,我觉得是很值得纪念的一刻。”

陈同学与长跑的缘分始于一个与理工学院朋友的2.4公里的挑战,那是他第一次认真看待跑步。后来经友人邀约,他也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半马拉松,开始迷上了这项运动。

在荣获新加坡超级马拉松冠军后,他的下个目标是挑战香港超级马拉松。

对陈同学而言,跑步是挑战极限及发现自己的方式,也是人生的一种哲理。

他说:“在长跑途中,你须承受未曾经历的黑暗,那种精神疲劳真的会把生命一层层地剥落,直到剩下最重要的部分。你会经历一种宁静,集中的状态,仿佛是一种‘道’。”

他鼓励所有对超级马拉松有兴趣的人常常保持谦虚的心态做好身心的准备,过程中也绝不要陷入自怜的负面漩涡里。

“面临极限想要放弃时,我常在心中默念这句话,‘你的身体仍完好无损,你要继续’。人生也会将许多的困难抛向我们,但是只要身体还是健全的,一步一步前进,你终会达到目标。”


***
In summary:

A final-year student from the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Lester Tan, emerged champion at the 2018 2XU SG-Ultra Marathon, by completing 100km in 9 hours 53 minutes.

The 25-year-old went through six months of intensive training, including running 80km every week, often around 20km at a time, while studying for his double major programme in Public Policy and Global Affairs, and Philosophy.

He shares with the Nanyang Chronicle the physical strain and loneliness he experienced during the run, what motivated him to keep going, and how his love for the sport began. He plans to conquer the Hong Kong Ultra marathon next year.